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清晨白雾蒙蒙,冬季不下雪,临近大雪节气,早晚寒凉中午热,婆婆柳氏带着三个儿媳仔细整理箱笼,不时叮嘱几句。

“文晩也要过去么?她年岁尚小——”

“亲娘,小妹明年十五了,多出去见见世面极好,窝在家里脸颊瘦了,可怜的哦。”

季二心道:“包子铺正是缺人手之际,怎么能放过小妹,若不是大姐要顾家庭,我都想拉她入伙。”

好说歹说,终于说动季父季母放文晩去盛港。

姜棠也赞同带走季文晩。

有一件事埋藏心里多时,还得从季文晩开始迷恋捣鼓胭脂那日说起。

季文煜在家带孩子,季时野、季行远从县学下来,会顺路来聊一聊文会上的时艺、八股文,每回季文晩听到季行远在书房,总要去看几眼。

回来后一脸丧气,哭诉季行远从不跟她说话。

自从季文晩忙于包包子、织布、做胭脂后,脚不沾地手不停歇,就书房的几步路也没心力再去关注。

有次姜棠从书房出来,碰到季行远来找季文煜借书,罕见的是,对方竟主动问起了季文晩的行踪。

姜棠在现代看过那么多电视剧,脑中顿时警铃大作,“这季行远明显是知文晩的心意,不会是故意钓着人家小姑娘吧?或是他很享受小姑娘的爱慕?亦或是个中央空调,谁都去呵护一句?”

要了大命,一想到小姑娘的心意让人给糟蹋,姜棠便头皮发麻,在她没调查清楚季行远的心思之前,是不敢单独放季文晩待在村子里。

在她跟季文晩说盛港有几家出名的胭脂水粉铺子,小姑娘一颗心早飞到了盛港,不必人催已整理好自己的衣服箱笼。

两辆骡车、两辆牛车停在院子前方,左邻右舍出来抬箱笼,问季老爹要去城里住几天。

“下午就回来啦,孩子在城里顾店面,村里的买卖并不会断,仍由我老伴亲手做包子。”

邻居乐得跟捡了金子似的,悄悄给柳氏透露:“以后多卖红豆包,那个好吃,面皮有牛乳的香味。”

姜棠每天都要买一罐牛乳,久了,村民多少能猜出牛乳是原材料之一,只不过他们不愿透露给外村人罢了。

柳氏很好说话,点头答应。

牲口上路,姜棠坐在车厢里,往外探头去看,修路的工人挖出了一块浅潭用来搅拌三合土,到腊月底,这路便能通行,明年梅雨季节过后工人会再过来进行多次夯实。

休整过后的三合土路不仅平稳且堪比石板路耐用,碰到大洪水也浑不怕,缺点就是造价高。

从大拱桥到盛港的路坑坑洼洼,颠得人像散了架子似的,季文晩嘟嚷问娘亲:“几个村凑一凑,总能修平整些,为何这段路反而最差的呢?”

“大家都盼着榨糖坊和酿酒坊出大头,自己又不愿花钱,又因这段路本该归镇海楼管辖,榨糖坊和酿酒坊不愿当冤大头,每次提出商讨方案后,总是不了了之。”

季文晩跟着探出头,抬头去看镇海大楼,轻轻哼了一声,“上面住着太监,才不管本地的死活。”

视线一转,前方城楼上书“盛港”二字。

虽是海港却是县城待遇,城墙内官署一应俱全,和溪流县平起平坐,经济压过府城,全城经商,科举风不太浓厚。

河道纵横,青布衣衫的年轻娘子撑船不是稀奇。码头边上吆喝声不绝,膀大腰圆的妇人混入其中。一列列商铺传来开水煮沸的蒸腾声,掌家娘子忙着清点货物,来不及喝上一口热茶。

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逐渐打破了朱子理学对女性的束缚。

姜棠不知哪里听过一句话:女性地位越高,经济越向好。

她嘴角轻轻扬起一小弧度,仍是逃不过季文晩的“火眼金睛”,季文晩脸颊红扑扑,一双眼睛看不够,嚷嚷:“我头一次来盛港,可我喜欢这里的生活起居,晚上能出来逛街么?”

柳氏迟疑了一会,点头答应。

“出来得有人陪。”

“会的,我一个人也不敢走夜路。”季文晩一再保证。

青街是用大方块青砖铺造而成,整条街最有名的便是“海味大酒楼”,地处南街和县衙后街之间,每条小巷子大多以头个店铺的名字来命名,方便外人寻找。

姜棠在青街豆腐巷下车,木桌上排着白花花、滑溜溜的四方豆腐,豆香味浓郁,店家赶忙上来询问:“客官,要吃甜豆花不,便宜又大碗。”

这么多人中,店家唯独问了姜棠,张氏和钱氏忍不住笑了出来,感情是看着小姑娘面皮薄不懂拒绝呢。

姜棠指了豆腐店隔壁的空院子,笑:“我们是新来住户,店家好呀。”


页面连接:http://www.kangfu1998.com/read_0_yduyp/nwybwuey.html

读零零小说网 123读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叔叔小说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