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穿到古代搞建设!

吴国学校和学院一年有两大假期,炎热夏天和寒冷冬天各放一个月左右假,冬天是从农历腊月二十放到正月十六穿到古代搞建设。

杨贺来吴国求学已经两年,这两年里,杨贺一次也没有回鲁国探亲,一是回一趟家不容易,路上要十多天,另一个是杨贺舍不得两长假大好打工时间。

“唉,唉!符弟,你怎么不升火盆?”天黑才回北学院宿舍杨贺,从门外带进一股寒气,他拿下棉帽子、围巾和手套放到一个木架子上,跺着脚搓手。

“我裹被子里不觉得冷。”符畴床靠近窗户,他裹着床被子坐床上,腹部放着一块木质写字板,写字板上是一叠稿件,这些稿减需要符畴校对,校对完可以领到不错报酬。

符畴其实坐被子里还是有点冷,只是火盆烧煤比较贵,符畴舍不得用。

“怎么不点灯?当心眼睛看坏。”杨贺连忙找火柴将油灯点上,端着油灯递到符畴床边写字台上。

杨贺和符畴同住了近两年,知道符畴家境也不是太好,平时相当节省。北学院学子宿舍一到气温零度以下,就会烧煤供暖,学子放假后,供暖停止,没有回家依然住宿舍学子们,要取暖只能自己宿舍升火盆。

教室和学子宿舍墙壁都有一根铜管围绕,暖气就通过那铜管传送。不少人知道北学院用铜管为学子取暖后,都砸舌惊讶,因为铜大秦就是钱,用铜传热,等于是用钱传热,只觉此举太过奢侈。就人们议论纷纷时,又有消息传来,明年中小学也将如此供暖。

“没注意天黑。哦,你晚食我帮你打了,捂你床上被子里,趁热吃。”杨贺白天外出勤工俭学,回来晚了会错过学院食堂饭点,学院食堂饭食比外面饭馆要便宜三分之一,杨贺和符畴两个家境都不算好学子,能学院食堂打到饭食,都量学院食堂吃饭。杨贺来不及赶回打饭,符畴去食堂吃完饭,都会为杨贺打回一份。

“我先将火盆升好了再吃。”杨贺端着火盆出了宿舍进了院子杂物间,那里存放着他俩买煤炭。

这些煤炭来自东南郡,不过不是原来唐国露天煤矿中好煤,而是来自露天好煤矿三十几里外煤矿,煤矿煤质量没有露天煤矿好,不适合炼钢打铁,用来做生活煤却很不错。吴国国内河流众多,郑钰铭花费两年时间,将大河道开挖连通,康城城东十里地方有条大河,从大河可以一直坐船到东海之滨和南埠,从东海之滨又可以乘船到东北郡,两个煤矿煤只要陆路行走十几里,就可以装船从水路运到东海之滨、康城和南埠。

这几年冬季变得特别寒冷,过冬取暖燃料需求旺盛,水路交通便利,煤炭得以大量南下,康城、达城、南埠居民都使用上煤取暖做饭。

杨贺用碎废纸和小木片生火将煤块点燃,端着火盆回宿舍,又取一瓦罐到院子井里装满水放置到火盆上,才用宿舍热水瓶中热水洗了手和脸,驱赶了寒气。

热水瓶是杨贺这个学期奖励品,只有年级前三才够资格得到奖励。杨贺课业是全年级第一,符畴是全年级第三,他们这个宿舍一下就奖励到两把,羡慕死北学院其他学子。

热水瓶是南埠产品,里面是玻璃制成,外部涂了层银色东西,这个东西据说叫水晶胆,水晶胆外部由软木包裹,热水放置水晶胆内,过一夜水温依然烫手。因为玻璃价格太高,致使热水瓶售价高达百金一个。虽然热水瓶价格高得离谱,销售情况却相当不错,热水瓶制作不易,基本还没有生产出来,就被有钱贵族和商人定走,热水瓶市场上根本看不到影子,许多人是有钱也买不到。北学院用来奖励优秀学子热水瓶是商业副司长吴牧捐赠。

杨贺和符畴各自奖励到一把热水瓶后,曾有人出价一百五十金一把让两人转卖。杨贺和符畴商量后拒绝了,他们自留一把使用,另一把赠送给了学长卫仲。卫仲这个家境富裕亡国大世家子弟,为人热情仗义,对杨贺和符畴两人生活上一向照顾有加,饶是符畴有点看不惯卫仲对亡国有点没心没肺,但经常受卫仲照应,时间一长,和杨贺一样心存感激。知道卫家去南埠购买热水瓶无果后,一致决定将另一把热水瓶赠送。卫仲得到热水瓶非常高兴,作为年礼物回去献给长辈,卫仲对杨贺和符畴两人也越发看顾。

宿舍里生了火盆,渐渐变得暖和。杨贺从被子里取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还温热饭罐子,揭开饭罐子盖头,里面有米饭,米饭上覆盖着鱼香肉丝和青菜。

“太好吃,这样吃饭真是享受。”杨贺对用猪肉、黑木耳、胡萝卜、冬笋为主要食材炒成这道菜情有独钟,冬天青菜也是杨贺爱,一下吃到两个喜欢菜,杨贺一身劳累消散。

坐床上校对符畴抬眼看了了杨贺一脸享受表情,不由抿嘴一笑,这两个都是远离家乡游子,近两年同住时间里,早生出弟兄般亲密感情。

“符弟,校对活结束了吧?结束以后,是不是跟为兄去工坊?”杨贺吃完饭,见符畴心情不错,小心提议。

“不了,畴想去帮老院长整理书籍。”符畴很受北学院院长太傅赏识,不过太傅因为年纪太高,明年可能要退休,将不再担任院长职务。

“哦。”杨贺见符畴拒绝跟他一起去作坊打工,知道符畴还是对匠人看低,宁愿空闲下来,也不肯降低士人身份去作坊赚取高额佣金。

既然符畴坚持己见,杨贺便不再相劝,只油灯下开始撰稿,杨贺和符畴都往文汇报投稿,杨贺稿件往往十有八、九能被文汇报采用发表,符畴稿件有一半会被采用,稿费是两人重要收入,随着文汇报从周刊发展到双日刊,杨贺腰包越鼓。稿费得来报酬,早就能解决杨贺日常开支,杨贺之所以还要到工坊拼命打工赚钱,是为了贴补远鲁国家人,鲁国还有杨贺寡母和弟弟妹妹,鲁国灾荒严重,杨贺家人已经靠杨贺托商人稍回去钱度日,杨贺大弟年前来信,村子上有许多人饿死冻死。

“符弟,吾想将家人接到吴国来,再不想法接他们出来,吾怕他们危险。”杨贺写着写着,忽然将笔一扔。

“有兄长接济,不缺衣少食,怎么会有危险?”符畴抬头,脸上不解。

“就是有救济才危险。”杨贺长叹一口气。“为兄遇见熟识商人城中招募护卫。”


页面连接:http://www.kangfu1998.com/read_0_uiicc/yebeyidp.html

读零零小说网 123读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123读书网笔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