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诗词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其意境和想象力。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的感悟也不尽相同。

颜令宾最喜欢的还是诗的第一句。

杜如晦则是对“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反复诵读,犹如醍醐灌顶。

李承乾因“湘浦暮沉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王通更青睐“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这一句,其意境和他的心境异曲同工。

作罢这首诗,几人虽意犹未尽,但却各怀心事,再也无赏画吟诗的兴致,一场临时的小诗会也宣告结束。

诗会结束后,天色渐晚,众人吃罢晚饭,上完夜校自是不必多提。

今夜对于李陌来说绝对是来到大唐之后,最舒服的一夜。

经过一整月的劳累与奔波,终于用上炭炉了。

往昔冰冷的卧房变得温暖如春,又凉又硬的被褥也变的松软舒适。

虽然条件依旧简陋,但总算可以舒舒服服的睡觉了。

县衙落宿的其他人感觉也大致相同,这炭炉的功效,比之前的木炭火盆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人在温暖的房间里舒舒服服的睡觉,而有些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比如甘露殿中的李二就是不幸的那一个。

由于左膀右臂杜如晦的暂时离开,李二的公务开始繁多了起来。

此时已过子时,桌上的公文依旧堆积如山。

李二疲惫的揉了揉泛红的双眼,伸了个懒腰。

“也不知克明和承乾在太平过的如何?”

“尤其是承乾,他可是第一次离开皇宫,连个贴身的下人都没有,不知可否习惯。”

“那个李陌可真不是省油的灯,尽给朕惹事添乱。”

“要是查实了他的罪行,一定严惩不怠。”

正在李二暗暗思索之际,长孙携宫女端了一碗银耳莲子羹移步走了进来。

“二郎,时辰已经不早了,切莫过于劳心,累坏了身子。”

长孙将汤碗递给了李二,关心的说到。

“皇后有心了,朕无碍的,你也早些歇息吧。”

李二漫不经心的喝了一口莲子羹,视线重新回到了奏折上。

“眼下正是春耕之际,可下面传来各种邸报,今春长江以北,依旧是干旱少雨,朕心难安矣。”

“既然国事繁忙,不如将克明召回。”

长孙明显感觉到,杜如晦不在的这几日,李二的公务繁重了许多。

“克明近日身体欠佳,朕于心不忍,借故使其休整些时日,还是暂缓吧。”

事实上,杜如晦的身体此时确实出了问题,要是按照历史的轨迹,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抱病在家,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就会归西。

“也不知乾儿在太平过得如何,此行连个随从都不曾携带,臣妾甚是担忧。”


页面连接:http://www.kangfu1998.com/read_0_pieid/dydyipui.html

读零零小说网 123读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努努书坊爱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