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wed aug 04 13:39:10 cst 2010

17k的发展,现在虽然不像06年开站时的气吞万里如虎,但过去一年的平静氛围,对网站发展来说,是极为难得的机会。在过去的一年里,17k完成了内容和渠道的双向转变,并且从去年年底开始,连续实现了7个月的盈利。我想对现在的17k来说,稳扎稳打才是最好的。正如我以前所说:一时激情不如长期稳定。

我赞同一个观点:书站就是卖场,作者可以自由流动。即便大卖场有种种的好,也不能因此就摒弃小卖场,大有大的好,也有不足和弊端。在《网络文学新人指南》里,我多次阐发过一个观点,竞争和流动性,是保持网文和谐发展的动力。过去网文四年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不要有敌意,没意义。

我是乐观的理想主义者,当然,会立足现实。我觉得网络原创文学是朝阳产业,也是婴孩产业,需要成长,需要扶植,也许要关爱。它会有远大的前途,也会有艰难险阻。我能做的,就是在17k这个平台上,努力的去耕耘。我不想打架,但我知道,打架就是竞争的一种方式,会让这个圈子越来越透明光亮。

在纸质出版行业,基本是两种稿费方式,一种是版税制,一种是买断制;版税制的好处是利益共享,作者可能赚很多钱,买断的好处是作者交稿就能拿到钱,不用承担后续风险。原创网文里,也是两种:一种是分成的,大都是55分成,一种是买断的;作者很喜欢买断,因为稳定,但是我最喜欢55分成,因为公平。

纸质出版行业的版税,很少超过20%的,因为要做一本书出来,最大的投入不是在稿酬上,看的见的至少就有纸张印刷等等,所以长期以来大家逐渐摸索出一套比较完善的版税制,即便争吵,也是在印数上。但在网文里,最公平的莫过于55分成,因为互联网的便捷和灵活,让读者直接面对作者,省去了很多中间费用。

现在因为盗版,在互联网上靠vip各家网站很难盈利,但这并不能成为网站废弃55分成的原因,也不能用各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式,来破坏这个公平的规则。网站要做的是通过压缩运营成本,开拓销售渠道来盈利,一旦作者不能保证获得50%的收益,在我看来,整个vip付费模式的网文基础就在动摇了。

与作者55分成,就代表了网站与作者是处于对等的地位,对等不等于对位,这有点拗口,简单点说,就是作者是一个个的,没有和强大的网站平台议价的能力,他们只能接受网站的制式合同。我知道很多作者签约,是根本不看合同的,无论是我在起点,还是在17k,都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作者,包括闻名遐迩的大神。

在17k,编辑把自己定义为数字出版行业的服务者,编辑最大的价值,是帮助作者体现并提升他们的价值。打个比方,一个作者如果没有编辑的帮忙,网站的扶植,一个月只能赚200块钱,在网站的扶植下,赚了400块,那么这多出来的200块,才能体现编辑的作用。作者在帮助网站强大,编辑在帮助作者强大,应如是。

回过来说,作者创造的价值,有作者的功劳,也有平台的功劳,中国人讲公平,就是一家一半。别说网站的运营要有多少费用,服务器,人员成本等等,花老鼻子钱了。难道作者是脑袋里想想,字就自己跑电脑上去的么?这个扯起来就没完了。所以索性干脆点,千字3分,作者1.5分;千字6分,作者3分,就这么简单。

亏本经营,是不长久的。比如点卡吧,17k的点卡,最低3折的时候就能拿到。那网站会说渠道成本高,作者以后就拿1.5成吧?别的网站我不知道,但是七八折拿到游戏卡是很正常的。也就是说,全额支付作者5成的收入之后,其实网站只能拿到2成,有3成是渠道的成本了。但这充值方式,是你网站选的,对不对?

网站运营是个系统工程,比较复杂。现在经过清查,17k的点卡基本维持在7,8折的程度上,不再出现5折以下的情况了。如果渠道出问题了,却要把灾难转移到作者头上,那不如取消这个充值渠道得了。路走对了,成功只是早晚的事,你资金多了,人员强了,网站大了,就能快一些。但是路一旦开始走歪,越大越邪恶。

17k是走过很多弯路,但也正因为走过这些弯路,对很多问题才看的更清楚。如果以后原创网站都不用这个vip系统了,有新的稿费模式,我们也应该和作者55分成。网站如果想给作者补贴,那是福利,只要你给的起,作者肯定是非常欢迎的。但是如果你连作者应得的50%都要剥夺,是不是就显得很不上道了?

从09年以来,除了必须要填工作业绩的地方,我很少去回想自己的成绩,大部分时间都在想不足,想以前三年17k做的不好的地方。也不再对外面讲什么17k对业界做过的贡献了。但是,不讲不代表不存在。17k可以说是涅磐重生了,但现在也就是一只雏凤而已,你要出什么头,争什么功?我们还没到盖棺的年纪啊……

今时今日,17k的盈利,是在无比艰苦的三年之后,才获得的一点点的成绩。这成绩里面,有很多作者的努力,也有很多编辑,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辛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盈利,仍旧是建立在推广费用收紧的基础上。我们没有去买百度的广告,也没有在各导航站投放广告,盈利的钱,大部分都重新投入了稿费。

这市场做到最后,还是要靠内容来说话,当然前提是网站通畅。一本好书产生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你投放10万的广告。而产生好书的基础,是要有好的作者。说实话,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哪个没点小脾气,哪个没点个性?须知,作为编辑,你是干啥的?给作者当祖宗?你可以不签他的书,但是你不能侮辱他的人!

做内容,就是蚂蚁搬家。一个个的作者攒,一本本的书养,急不得也急不来。但凡是做书站急于求成的,基本上都做不好。没耐性,就不要来做这个行当了。作者可以一年365天,天天一万字的码,为啥网站就要一夜之间鸡犬升天?很早之前我说过一句话,现在网文世界的精彩,才刚刚到来,谁的心乱了,谁就输了。

网文这个圈子,是平台,作者,读者共同构成的,别把读者等同于平台,也别把作者看成是平台的附庸。各个平台的大小兴衰,本质上是由作者决定的,因其如此,平台才特别怕失去作者,尤其是优秀作者。但是作者靠捆,是捆的住的么?作者留在这个平台,无非是平台能给他所要的东西,要不合作的基础何在?

合则两利当然好,但是合不来,还何必要强求在一起?总是一厢情愿的替作者操心,说你去了哪里就一定要扑街,咋样咋样的,至于么?别把作者当傻子,能写到大神位置上的作者,都是成功人,他们有自己的考虑。哪怕很多局外人猜的种种原因,其实大都不靠谱。作为平台的运营者,你该说的说了,就足够了。

我知道在八卦众的眼里,我也是乐子之一,但是我还是什么都不说。争一时口舌之快,是没有啥意义的,最终还是要靠手里的家伙说话。花无百日红,谁也不知道企业的危机什么时候到来,时时存着警惕的心,不麻痹大意,有了问题就去解决,平安无事的时候也要有危机感。我知道,暴风雨就要来了,在几天之后……

所谓的商业模式,无非就是解决了把什么东西通过什么渠道,卖给什么人的问题,而且可以持续、稳定、长期的获利。网文的vip体制已经实行了7年之久,除了一直没解决盗版问题之外,本身的生命力也开始透支。大部分基于vip体制的改革,都是在价格上,而没有深入到这个模式的核心,且越来越脱离55分成的范畴。

而衍生版权的售卖,是对vip制度的补充和完善。网站越来越成为版权的集散地,不但直接供给读者,也同时供给异业厂商,包括实体出版,有声小说,游戏改变,影视剧本,话剧等等。本身,网络原创已经突破了最早的繁体出版,中间的vip订阅这种简单的模式,开始走向我最欢喜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越来越好了。

网络原创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体现了出来。这种价值,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黄金。游戏公司是最早发现这种价值的,我和很多游戏策划聊过,也收过他们的邀请,对一个游戏来说,可能一个剧情的不完善,一个关卡设计的不合理,都会损失大批的用户。虽然现在在线2万人的游戏就可以盈利,但是谁敢保证他们不跑呢?

至于影视就更不用说了……看看那些烂的跳楼的剧本,雷到吐血的台词,还有那些翻拍了无数次的经典名著。网文改变的电视电影卖的不好,不是网文本身的问题,而是拍的人根本不懂网文,抓不到卖点爽点。而且电视剧如果不能吸引年轻人的话,迟早会被淘汰。我认识的一些写手,已经在大批量的制作电视剧本了。

如果把网文仅仅定义在vip上,是钳制了网文本身的发展。但是,在各家网站逐渐的意识到网文的衍生权(不准确,我是以电子版为主权利的)价值的时候,却没有了当初做vip时候的勇气和公平原则。由此产生的最大坏处,就是利用电子版钳制,甚至是掠夺衍生权。我知道,有不少作者,都因此和东家闹掰。

网络原创的主服务对象,还是网络用户(现在广义的网络用户,包括有线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将来还可能包括广电网)。一部小说,可能同时产生很多价值,比如简繁体的出版,电子,手机,影视,漫画,游戏等等,但是总有主渠道和二渠道,三渠道等等,而作者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应付。

而这时,公司化运营的书站,就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了。书站是作为作者的服务者形象出现的,它一方面取得作者的代理权,与各个渠道进行谈判,以达成合作的意向,另一方面,也维护作者的权益,给作者争得足够的权益,然后从交易中获得自己的提成。网站提供的是专业化的服务,包装、推广、法务等附加值。

刚刚和一个才入行网文的传统作者聊完,有一点点感触。说实话,网文在发展在04年以前还是正常速度,到05年资本开始进入以后,把行业催熟了。催熟的结果,就是平台的作用凸显,资本的力量凸显,而对人的关怀和关爱变少了。编辑确实是个苦活,我在给新编辑做职业人生的培训的时候,有时候都很难下笔。

网站平台和某些大渠道逐渐成为利维坦(邪恶巨人),妄图通过流水线的制作,把原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网文改造成批量生成的商品,我记得某公司的ceo刚入职的时候,就是这种认识,现在应该有所改观。殊不知,网文真正的黄金,就在于作者的创意。忽视作者的作用,忽视编辑的作用,最终就是平台变成千人一面。

行业因为资本而快速成熟,但是外围的各种设施却没有同时建立,导致了不少矛盾的产生:作者和编辑,作者和网站,编辑和网站等等。编辑是这个行业必不可少的一分子,他不仅仅是某些人眼中的销售员,也不是戴着编辑帽子的作者,编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正如以前所说:编辑不等于平台。

编辑也是一份职业,必然要有其自身的职业规划。我是反对编辑干私活的,尤其是戴着编辑帽子当作者。瓜田李下不说,单从社会分工来讲,这也是一种倒退。我承认很多编辑是优秀的作者,但是处于同一个行业内,谁真的能公私分明呢?上班的时候,一点都不考虑自己的小说?推荐的时候,同事一点都不给面子?

编辑应该体现自己的价值,也应该积极的去争取自身的利益。不能是因为工资少,就去码字,这对平台,对编辑,对作者都是一种损害。如果是为了兴趣,不上架销售,不拿推荐,那我想作者们也是没有异议的。行业的不完善,不能用一种不公平去解决另一种不公平。作者应该积极去争取自己的权益,编辑亦如是。

行业的不成熟,应该通过作者、编辑、平台、渠道几方面的力量去博弈,来达到平衡,让行业逐渐规范。而不应该通过相互的攻击,互泼脏水来完成。几乎所有的争论,最终都会变成人身攻击,伤人又伤心,而且于事无补。行业内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争吵是没有意义的,暗地里下黑手,也是非常可笑的。

很多事情,应该都是可以谈的。面对面,坐下来,一条条的摆出来,看有没道理。中文在线和盛大文学同是网络文学重点园地的成员,但是在我去年第一次参加联席会议的时候,和周洪立老先生都一致认可行业是不成熟的,我们需要“竞合”,既竞争,又合作。虽然不免有火花四溅的时候,但起码作出了姿态。

不要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公司之于公司,网站之于网站,网站之于作者。须知,现在我们有钱赚,有饭吃,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成绩。17k的编辑守则里,记着一条:作者是编辑的衣食父母。人手不足,是每个网站都有的情况,对小网站尤甚。但是对资本方来说,如果你还有时间悠闲的写小说,你好意思说自己很忙么?

很多人讲困难,但是也要讲道理。讲道理不是我说的,是盛大的陈总说的,在中文在线的说法叫教育领导。我有幸在盛大和中文在线都工作过,对两边的企业文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盛大的价值观:环境公平,规则透明,尊重个性。中文在线的是:合作、坦诚、沟通、聆听、创新。你看哪一个,都不像不讲道理的人。

别把事情想的太坏,如果争论能避开人身攻击,我想对于解决问题是有绝大帮助的。很多时候,只要带了强烈的感**彩,那几乎是做不出什么好的决策。很多人提及当年那场官司,作为全程跟下来的人,我肯定是闭口不言的。那时候如果大家能冷静一些,对网站也好,对作者也好,对网络文学这个行业也好,都好。

至于部门乃至公司领导,代员工受过,被人骂,那是理所当然的。什么叫领导?既要引领,又要教导。路子走错了,你的错,下属犯错,一样是你的错,你脱不开的。我也指斥过侯小强,说他下作,但是山寨这事也许他真就不知道。我接手17k的时候,还有人劝我不要拿自己的声誉来抵,我知道是好意,但脱的开么?


页面连接:http://www.kangfu1998.com/read_0_pcnpi/dnbyndip.html

读零零小说网 123读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笔趣小说啃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