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金墉城,一间富丽堂皇的房间内,文百磊与伙鸿焜、高灵三人坐在折凳上,文百磊道:“多谢二位救我性命。”

伙鸿焜道:“先生无需言谢,我们救助先生,是想先生加入敝派。”

文百磊道:“敢问贵派的来由?”

高灵道:“这个先生无需知晓。”

文百磊道:“那么文某凭什么加入贵派?”

高灵道:“就凭我们可以保先生性命,并且能给先生想要的一切东西。”

文百磊道:“如此看来,条件不错,但贵派需要文某做何事?”

伙鸿焜道:“需要先生出卖华夏。”

文百磊道:“怎么个出卖法?”

伙鸿焜道:“我派的目的是毁了华夏道统。123。这个需要先生一臂之力。”

文百磊道:“原来世上真的有眼界如此高远的门派,有趣,不过贵派为何不直接毁了华夏,而是打算毁了华夏道统?”

伙鸿焜道:“根据先祖留下的典籍,世上中原之外的其他地方均是合久必分,分久不合,唯独华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们尝试了数千年,依旧没有毁了华夏,经过数千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得知,只有先毁了华夏道统,才能彻底毁了华夏。”

文百磊道:“那贵派具体怎么做的呢?”

高灵道:“第一。/

文百磊冷笑一声,道:“真是釜底抽薪的计策,儒家篡改道家典籍,五胡利用佛教排挤儒道,使中原秦汉遗风匮乏,这背后,便是贵派运筹帷幄吧。”

高灵道:“自然。”

文百磊略一思索道:“不过你们的计策还不完善,可再加上两条。”

伙鸿焜道:“哪两条?”

文百磊道:“第一,宣扬和平至上,反对一切战争;第二。细雨无商宣扬热情好客,致使天下百姓崇狄媚外。”

高灵道:“和平?世上竟会有人相信和平真的存在,如此虚伪的两个字,放在虚伪的中原人身上,再合适不过。”

文百磊所说的第二条计策,伙鸿焜早已谋划,只是未对文百磊尽言。他也不明言,问道:“愿闻其详。”

文百磊道:“你刚才说过了,华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今天下,南北对立,南北两方均怀统一之愿,如果宣扬和平至上,反对一切战争,那么将导致华夏彻底一分为二,然后南北双方内部矛盾激化,二分为四,再四分为八,如此一来,不出数百年,华夏必亡。”

高灵道:“只有傻子才会相信世上有和平。《易经》有云:‘三人行,则损一人。’只要超过三个人,战争便会永远存在,区别仅是显或隐罢了。但‘和平’二字,却是懦夫最为冠冕堂皇的借口。因此,‘和平’一说,极容易推广,但并非任何人都是白痴。”…。

伙鸿焜道:“文先生怎么确信南北双方会散马休牛、不动刀枪?”

文百磊道:“那些所谓的华夏道统、天下归一,只有心怀天下之人才会汲汲营营地争取,而这些人,始终只是凤毛麟角。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吃饱饭才是王道,只要利用民心,便能断绝那些仁人志士的进取之心。而民心,是最容易利用的。而和平,也是懦夫最为常见的借口。更何况佛教风靡天下,而利用佛教,消磨苍生剑指中原的豪情,易如反掌。”

高灵道:“那第二点怎么说,虽说中原百年动荡,但两汉三国余威尤在,人心向汉,怎么可能使中原百姓崇狄媚外呢?”

文百磊道:“世上只有一种东西是无穷的,那便是人的愚蠢。更何况中原向来有尊外而贱内的卑劣品行。只要散布一些流言蜚语。123。贬低炎黄等圣人,毁掉华夏的民族向心力,要想使中原百姓崇狄媚外,易如反掌。而中原百姓崇狄媚外之日,便是华夏道统灰飞烟灭之时。”

伙鸿焜道:“先生怎能确信可以灭了华夏道统?”

文百磊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有明必有暗,华夏有几千年的文明,也有几千年的黑暗。然而人性本恶,喜恶厌善。这几千年的黑暗,比几千年的文明强大的多。自蜀国灭亡,华夏道统已是雨中残灯,又哪来的文明?”

伙鸿焜道:“哪有什么蜀国?那是季汉。”

文百磊道:“没想到这种称呼。/

伙鸿焜道:“诸葛武侯之才学人品,世无所匹,当年我派与鬼方联手,花费巨大代价,才除掉诸葛武侯。诸葛武侯星陨后,由于敬佩诸葛武侯之品学,我派与鬼方均罢手两年再开始有所行动。”

文百磊暗道:“哼,说什么由于敬佩诸葛武侯之品学而罢手两年,我看是高手尽丧,不得已罢手。”便道:“季汉的败亡,意味着秦汉遗风的消散。自此阳销阴涨,乾坤错位,黑胜于白,这几千年的黑暗爆发出来,掀起的风暴,你们应该比我清楚。”

伙鸿焜道:“不错,我们曾尝试激发这种黑暗,不过关键时刻,被冉闵以血腥手段阻止,而后一次风暴,又被王猛消泯于无形。有道家在,我们不可能做到。”

文百磊道:“据文某所知。细雨无商道家百余年已亡,究竟为何能死灰复燃,文某没兴趣,只要你们帮我拦住道家,并保证我的安全,其余的事情,交给文某便可。”

高灵暗道:“这个文百磊,武功平平,但心智深沉阴狠,不容小觑。”便点头赞道:“先生谋略,果然当世无匹。”

伙鸿焜道:“看来先生是愿意帮我们了?”

文百磊道:“二位对我有救命之恩,并且二位的实力在我见过的人当中是最强的,于公于私,我都应该加入贵派。”

伙鸿焜道:“先生打算先从北方开始还是从南方开始?”

文百磊道:“南朝两大名儒尽皆丧命,此时正是运筹的最佳时机。至于北方,虽说高允明哲保身,不弄风云,但仍然是明有崔浩,暗有李顺,再加上寇谦之坐镇,我若前去,必会被其所杀。而南方的儒家势微,道教更是羽翼全无,微如残灯,反手可灭。因此,我会和易乾前去南方,二位就请拭目以待吧。”。


页面连接:http://www.kangfu1998.com/read_0_iwdnw/iiywddne.html

读零零小说网 123读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鲤鱼乡烟雨红尘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