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七十五章轨道飞行器

前面已经提到,二零五六年七月十五日,发生了一件改变人类文明的重大事件。

随后,陆雯用一个匪夷所思的论点,申请了一笔专项科研经费,用来开发探测光速飞行物体的设备。

八月底,基础研究工作完成。

采用的探测原理,就是重力场波动理论,即以反重力场技术推进的物体在以光速飞行的时候,会对附近的重力场产生影响,从而导致重力场波动,也就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上探测到这种反常现象。

在理论上,该技术能够大致确定光速物体的飞行轨迹。

到了九月份,中国科学家制造出了第一台重力场波动探测仪。

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这种探测理论是否行得通,也没有人知道这台耗费巨大的仪器能否正常工作。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一次实验。

可惜的是,制造第二艘“深空”飞船需要大半年,而且当时中国的仓库里也没有足够的反重力场屏蔽材料了。

到最后,还是海军决定让“飞龙”号退役,才提供了足够的反重力场屏蔽材料。

二零五六年底,“深空2”号宇宙飞船建成,陆雯准备进行第二次光速飞行实验,并且借此机会测试重力场波动探测仪。

与“深空”号相比,“深空2”号才是真正的宇宙飞船。

说得简单一些,“深空2”号比“深空”号大得多,质量大约是“深空”号的十倍,而且有更多的子系统。

当时,为国际空间站研制的“轨道飞行器”已经制造出了第一台样机。

严格说来,“轨道飞行器”是第一种以反重力场推进系统为基础,具备往返飞行能力的宇航平台。

后来,“轨道飞行器”取代了所有化学能火箭。

虽然在二零五六年底问世的只是一架样机,但是借助“深空”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具备了实际应用价值。

这架被命名为“宇宙彩虹”的轨道飞行器,其实是一个庞然大物。

最初的时候,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任务,应该首先造一个小一点的,在掌握了必要的技术参数之后,再造一个更大的,以逐步提高的方式来进行系统化的建造,从而解决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麻烦。

必须承认,这是很正确的做法。

只是,在大战结束后,局势的变化与一些意外收获,帮助中国工程师坚决了建造过程中的很多问题。

首先,军队的作战压力降低,可以做一些与战争没有太多关系的事情。

比如,帮助科学家改造一架具备轨道飞行能力的战斗机,收集进行轨道往返飞行所必须的数据。

当时,空军打算把j-40的原形机改造成轨道战斗机。

这个想法很现实,因为j-40本来就是一种亚轨道战斗机,而且在研制的过程中,技术指标没有缩水,不然也不会拖到大战结束之前才制造出原形机(大战的最后半年,j-40的低配版本就已量产,而且装备了部队,成为了中国空军最主要的护航战斗机,只是装备量远不如j-33系列战斗机,所以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因为美国空军在大战后期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所以j-40没能与f-51a在空中遭遇。直到大战结束之后,中国空军才用缴获的f-51a与j-40进行了对比测试,并且认为f-51a的某些性能在j-40之上,而且很多设计方式值得借鉴。也正是这一判断,使得战后很多人认为,如果f-51a能够提前一年加入美国空军,战争进程就会改变,中国就不可能在二零五六年八月取胜,甚至有人认为这种战斗机能够帮助美国取胜)。也就是说,j-40只要稍加改进,就能成为一架只能搭载两名飞行员的航天飞机。

只是,中国空军没有这么做。

当时,完整板的j-40原形机就只有四架,都承担了大量试飞工作,哪怕拿一架去搞科学研究,也会对j-40的研制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别忘了,大战结束后,军费开支肯定会大幅度减少,很多装备项目都得下马,而且首先会终止还没有完成的装备项目。空军正指望着j-40的研制工作能够早点完成,赶在二零五七到二零五八财年到来之前量产,不然该项目很有可能被砍掉,或者延迟。结果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空军不愿意拿出宝贵的原形机供科学家做实验。

后来,空军提出提供几架j-33

只是,这种战斗机并不适合改造成航天飞机,而且就算能够改造,难度也太大,赶不上科研进度。

最后,科学家选择了从美国缴获的f-51a。


页面连接:http://www.kangfu1998.com/read_0_dewdp/ydbcywiy.html

读零零小说网 123读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