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又过去了四五天时间的一个大清早,张弘范终于下令全军撤退。

赵昺让人弄来一串爆竹,在码头上燃放,“噼噼啪啪”的声响中,元军的战船终于消失不见了。

元军败退之后,一切又都恢复正常。人们在津津乐道战斗中的种种故事时,有一个人是无法绕过去的,那就是小皇帝。比如城墙上智斗元军头目张弘范,用火攻,一次全歼两千余名元军等等。

当然,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也让人们记在心中,方磊。他首创的那种打了就跑的骚扰战术,闹得元军夜不安寐。而更让人惊奇的,是他竟然带领一支五百人的小部队,全歼对方千余人。这样的战绩,简直可以彪炳史册。

在最初了解到方磊创造的这一切时,连赵昺都惊讶得合不拢嘴,这不就是后世风靡的那种游击战术吗?他都有些怀疑方磊是不是又是一个穿越者。他把方磊单独叫来,跟他谈了足足半个时辰的话。期间用各种话语去试探,最后才得出一个结论,人家可是彻彻底底的古人。

这次的交谈如果公开出来,也挺有意思的。

比如赵昺问道:“你能预料到一千年之后,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臣不知。”

“你猜猜看,不说全部,就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会过上怎样的日子?”赵昺的话语中饱含了一些后世的语言,他相信,如果方磊确是从后世穿越而来,一定会听出其中的意思。

然而,方磊却道:“臣猜不出来。”

赵昺想,是否是方磊面对自己这个皇帝不敢随便说话?他道:“方磊,你不必这样拘束,随便一点。”

谁知,方磊很认真地道:“是的官家,臣很随便了,可是您的问题太深奥了,臣完全不懂。”

“朕的话深奥吗?”赵昺惊讶地道。

“不仅深奥,还有点天马行空的味道。”方磊用舌头舔舔嘴唇道。

“喀?”

“官家,不是吗?您说着说着,就说到一千年以后的事情了。臣就是拍马追赶,也追赶不上啊。”方磊敬仰地道。

“那你能跟朕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用小股部队轮流袭扰蒙虏的?”赵昺无语,于是决定单刀直入。

“这个办法是您说的啊,臣不过是执行您的旨意罢了。”

“是朕的旨意?朕什么时候下过这样的旨意?”

“官家,您不是让人给臣捎话,说你们玩得简单一点,不要期望杀多少人,只要闹得他们鸡飞狗跳就行。为了落实好您的旨意,臣思考了好几天呢。这才悟到一点点。”

赵昺盯住方磊,心里嘀咕,我是不是也犯了宋朝皇帝爱玩“微操”的癖好?好了,再直接些吧。

“告诉朕,你知道有一个十六字诀吗?”

“什么十六字诀?臣不知。”方磊头摇得波浪鼓似的。

“就是两军对垒,弱的一方为了战胜强敌,总结出的作战方针?”

“臣不知。请官家教臣。”

方磊只得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方磊跟着赵昺说了一遍,又沉思了片刻,然后笑了起来。

“官家,人们都说您肚子里的学问真多,现在看来,一点儿都没说错。”

战斗结束之后,需要处理的事情一大摞,赵昺能推的都推给陆秀夫跟张世杰处理。其中有一件事情,两人都不肯接受。就是如何处置杨镇。

这家伙在那天晚上的最后时刻,乘着高明望不备,竟然跟着那几名守护城门的士兵一起逃到了城墙上面,非常侥幸地保住了性命。可是他带着间谍到西城门,利用自己的身份,为间谍作了掩护,这一行为,已经跟背叛无异。

因为当时战事还在进行中,所以他被暂时关押起来。现在战事结束了,该怎么处置他,便提到议事日程。

可是不管怎么说,杨镇也算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怎么处置他,成了万人属目的事情。对此,人们的意见也不一致。

恨他的人当然不在少数,他们提出假说论。说如果不是官家洞察秋毫,识破了敌人的鬼计,那么,我们这些人早已成为蒙虏刀下鬼,行在从此分崩离析,大宋复兴大业断无继续下去的可能。

总之,这件事情的可恶程度,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不杀怎么能平民愤?不杀怎么能震慑跟他一样的宵小们的贼心?不杀怎么告慰死去的英灵?

也有不少人对他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说他是受庄桥安的欺骗,在敌人的胁迫之下,不得已而为之。跟那种主动替敌人卖命、出卖灵魂者不可相提并论。说到底,他也是受害者。

最令人惊讶的,是他的九个小妾中的八个,连同他的大女儿,竟然都跪倒在行宫外面,替他求情,说他虽然死有余辜,但毕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希望官家网开一面,免他一死。

赵昺想起此事就烦,说我们现在不是有个专管官员风纪的部门吗?就让他们审理此事好了。于是,这个头疼的案件就到了杨亮节的手里。

杨亮节是老狐狸,深知这种案子,无论怎么判,都有人不满意。于是口口声声说此案件重大,人命关天,不能马虎从事,然后就使用了一“拖”字诀。他相信,待过了一些时日,时过境迁,人们的热度冷下来,对于杨镇的命运就不会再那么关心,到那个时候才是处理杨镇的好时机。

果然,在此期间,出了不少大事情。一是搬迁新居。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建设,新城已经建成足够多的房子。战争期间,为了安全,赵昺已经让不少民夫、工匠的家庭住进新房子。此刻战争结束,他否决了让这些人重新搬回来的意见。并让剩余的新房子也全部分配给民夫和工匠们家属。至于官员和行宫,则待第二批房子建好之后再搬迁。

赵昺的这一决定深受民夫和工匠的称赞。他们对于能够住进窗明几净的新房子无不欢欣鼓舞。

人们搬进新房之后,总要添置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而陆秀夫也早已想到这一点,布置行在的民船出海大量采购家具以及其他的行头,再以平价出售给那些需要的家庭。所以,一段时间,新城内好一番热闹。

另外的一件事情是割稻子。行在开垦的农田种下的第一季稻子熟了。正当农夫们挥镰收割时,一些有经验的老农警告说马上要来大风了,稻子必须赶在大风到来之前收割上来。陆秀夫于是让人去府城那边招募人员帮助收割。但速度仍然是慢。


页面连接:http://www.kangfu1998.com/read_0_dcpe/wwpycnb.html

读零零小说网 123读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第一版主小说网万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