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几天后,在南中通往塞外的道路上,杨万敌只觉得天高地阔,心情非常的舒畅。 甚至于在见到代北莽索虏的穹庐的时候,还开始高兴的哼起了不知名的野曲。 其实,当副使王昌把杨万敌的‘狮子大开口’又给加了一倍的时候,杨万敌当时已经觉得那位大汉皇帝肯定要暴怒砍人了。 但是其后事态的发展,却让已经下跪求饶的杨万敌大为吃惊,那位凶巴巴的大汉皇帝竟然痛快的答应了副使王昌的要求。 ‘那个大汉皇帝可真是豪气,整整一万把刀枪,还有一千具完整的甲胃!’ 一想到这个数目,杨万敌的心中就忍不住的又激动起来。 他恨不得立刻回到宇文部,把这个好消息让所有人都知道。 这样的话,就可以让那几个对单于之位虎视眈眈的叔叔们哑口无言,从此之后乖乖听命于自己。 且不说那一万柄刀枪,就足足让宇文莫珪父子直属的部落全部换装,还能再把兵力扩张一半! 要事再算上那总共一千副的甲胃,将更彻底改变宇文鲜卑,乃至整个东部鲜卑之间的格局。 杨万敌知道,如今鲜卑诸部中最为强悍的段部鲜卑,其最为倚重的武力,也不过是两千,嗯,最多不会超过三千的甲胃骑兵。 至于莽鲜卑、慕容鲜卑两部,就算是有千数的甲胃骑兵,其甲胃的质量也肯定不足以和杨万敌手中这批甲胃相提并论。 西羌杨部的光辉前途,已经在前方等着他了! “将军,前面的莽部来人了!” 就在杨万敌傻笑着出神畅想光辉未来的时候,旁边的副使王昌忽然对他说道。 杨万敌立刻收拢心神,又擦了擦差一点流出来的口水,在马镫上踩直了身子望去。 “是莽六修!” 杨万敌的脸色一垮,没有了之前的高兴之色。 身为一名大原上的神射手,杨万敌的眼力自然是绝顶的好。 他已经看到了前方一群打着莽旗号的骑兵中,领头的一人正是莽部大人的长子莽六修。 听到杨万敌的话后,在他身边的另外一个人却是轻轻的说道。 “原来这就是那个莽六修!” “怎么,吴督护也知道此人?”杨万敌好奇的问道,言语间的态度很是和善,显然这个吴督护不是什么寻常人物。 他口中的这个‘吴中郎’年纪不过二十多岁,其名字叫做吴峻,冀州常山郡人,是大汉镇军将军吴信的从弟,现在任冀州六督护之一。 因为常山郡吴氏熟悉马事,正好被刘预派去宇文部,对宇文部进贡马匹之事把关。 “此人曾寇犯冀州,不过还没有来的及交手,莽部就自行撤兵了。”吴俊从容的说道。 “原来如此,这莽六修属实可恶。”杨万敌说道。 虽然宇文部和莽部世代交好,但是这个莽六修行事乖张狂妄,就算是杨万敌这种粗豪的人都有些厌恶莽六修。 “将军,在夺取幽州之前,我们还少不了要多次通过南中莽氏的地界,还请将军稍稍忍耐!” 副使王昌立刻开口劝说道,对于莽六修的‘恶名’,他在幽州的时候已经略有耳闻。 就在三个人说话的功夫,莽六修就率领一群骑兵跑到了宇文部队列的前方。 “哈哈,我以为是谁,原来是逊泥衍老弟!” 莽六修勒停骏马,大笑着向杨万敌说道,一双眼睛却熘熘的向宇文身后的车队瞥去。 “六修阿兄,小弟事情已经办完,从此路过,正想着要去拜会你呢!” 杨万敌打着哈哈。 宇文、莽两部的许多习俗依旧是蛮族做派,并不以称呼对方的名讳为无礼。 “咦,这位壮士,却是面生的很啊?”莽六修盯着吴俊问道。 “这是去往我部的豪商,呵呵,六修阿兄自然是面生。”杨万敌不愿意让莽六修多问,很快岔开了话题。 他看到莽六修马队的后方用绳索绑缚着许多的衣衫褴褛的人,其中许多人甚至已经是一丝不挂,露出大片的白肉。 杨万敌伸手一指。 “六修阿兄,这些是何人?” 莽六修头也没有回,就撇了撇嘴。 “不过是些卢水胡,这次随大人逐贼至浚稽山,虏获了胡贼万余!” “这些贼胡,要是不好好驯一驯,连奴仆都不肯好好做!” 莽六修说完就回头看去,正好看到一名被绑着双手的卢水胡俘虏支撑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立刻勃然大怒,催马上前用手中的鞭子狠狠的噼头甩下,顷刻之间,那名卢水胡就满头满脸的鲜血,却在恐惧的逼迫下挣扎着站了起来。 其余的卢水胡奴隶们都一个个低垂着头,没有一个人敢做声,透出浓浓的麻木的气氛。 对于这等景象,杨万敌等鲜卑人脸上都是没有丝毫的诧异。 这些卢水胡,原本都是聚居在河西,后来渐渐杂糅了许多匈奴的别种,这些人本就长相迥异于中原人,甚至于在鲜卑人中,也都是以‘类中原人’长相为荣,对于这些多须卷发的卢水杂胡也都是鄙视的很。 更何况,一旦被战败沦为俘虏之后,这些卢水胡都是惯于劫掠为生,要是不下力气整治一番,就是连做奴隶都是不合格的。 杨万敌这种鲜卑贵人对于卢水杂胡懒得理会,至于副使王昌这种出身高门的士人,更是从来不会多看这种杂胡一眼。 不过,旁边的大汉密使吴俊,在看到那些被俘虏的卢水杂胡之后,却是有些惊讶。 “竟然是一名真胡!?” 听到吴俊的话后,一旁的杨万敌和王昌两人,都是同时看向了他。 “吴督,呃,吴兄,所说的真胡是何意?”王昌轻声的问道。 “陛下曾明令,凡是斩真胡一首级,送至郡县军府者,士庶军民,功勋立转一级!为奴婢者,官赎其身,赐良籍!” 吴俊见状,就又把依旧在冀州施行的《杀胡令》给说了一遍。 自从明令《杀胡令》以后,整个冀州的境内,各路人马都是贪图厚赏,纷纷搜寻胡虏斩首赚取功勋,凡是面貌迥异于汉人的胡虏,全都逃到了襄国一带,导致短短一两个月之后,整个汉军占据的冀州就找不到什么胡虏的踪影了。
页面连接:http://www.kangfu1998.com/read_0_bnuib/wpeydnen.html

读零零小说网 123读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麒麟小说网封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