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夜色中的书院,偶尔会响起几声虫鸣。 收了琴,罢了酒,茶到无味的李修元回到了夫子的竹舍之中。 院长三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将心里多年的疑惑一一解开,眼见飞升有望,三个老人也不再着急。 最关键的是,他们终于明白原来飞升之后还需要仙气石,如此说来,看他在修罗天域苦苦攒下的灵石可以留在书院里了。 听了李修元的琴声,虽然三个老人早已过了闻琴破境的年纪,但却纷纷感到各自的心境得到了洗涤。 对于三个老人来说,这可是比吃到千年的灵药还管用。 心境的修行,对于每一个修士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更何况到了院长跟二个长老这样的境界,更是需要心境的打磨。 至于书院的学员有没有人闻琴破境,那就不是三个老人关心的问题了。 亥时过半,李修元回到了夫子的竹舍里,三个女孩都各自进入了梦乡,只给他留下了盏孤灯。 睡意全无的他,点着了桌上的小火炉,往水壶里注上泉水,取出一本在定安城中抄写的符文典藏,静静地看了起来。 看了半个时辰,觉得有些犯睏,便取了一半截沉香点上 也不再想着去煮茶的事情,而是捏着一卷典范,靠在一旁的躺椅上,枕着山风陷入了梦中。 梦中的他,来到了一座大山之上。 一身青衫的先生,看着架锅煮汤的少年,翻着手里的烤肉,问道:“悟道与修行,哪个更重要?” 正往锅里蘑菇的少年没想到先生会问这个问道,想都没想说回道:“当然是修行重要,老和尚说悟道只在喝茶之间,只要缘法在,随时都可悟道。” “如果缘法不在?不来呢?有人修行一世,也未曾悟道,要如何?”先生继续追问。 听先生这一问,李夜呆了一会,想着要怎样回答先生的话,轻轻搅动着锅里的汤,又看着烤肉的先生,想着如果是大佛寺的老和尚会如何回答。 “老和尚师傅说,悟道就如吃饭喝水一样,来了就来了,哪有什么道理讲?就如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去大殿早课,念经就好了。”少年仔细回想着老和尚师的教诲。 先生微笑不语,继续烤肉。 野兔肉在先生手里已经烤得金黄,先生又在肉上面撒了些香料,然后切下一块,递给白裙女子身边的小女孩,吩咐她小心烫。 少年没有去要先生手里的烤肉,而是掀开帘子,穿了鞋子,出了屋去。 此刻他的心里想的全是先生刚才问的为何悟道,不知不觉转到了屋后刻满经文的石壁下面,看着自己刻写的经文,想着老和尚给自己讲的一个故事。 曾有行者入寺向老和尚请教如何悟道。 行者问老和尚:“您悟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喝茶。”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喝茶。” 行者又问:“那何谓悟道?” 老和尚回答说:“悟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喝茶;悟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喝茶即喝茶。” 少年仔细地回忆着跟先生修行的一些琐事,先生教诲的“食无言、寝无语。” 老和尚说的“行如风、坐如松。”自己修行心法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莫不是丝丝相关。 自己虽不刻意去悟道,却莫不是在时时悟道之中。 吃 (本章未完,请翻页) 饭时吃饭,喝茶时喝茶,打坐时打坐,走路时走路。 这些在生活中最最简单的事情,最最容易让人忽视的点点滴滴,却是万般修行的开始。 吃饭时惦记着喝茶,打会时惦记着走路,那但是自己最早时的情景。 经过跟着先生和老和尚修行后,从有些明白到自然做到吃饭时只是吃饭,喝茶时只是喝茶;走路时便是走路,打坐时就是打坐 半梦半醒之间悟道人生 半苦半乐之间悟道世俗 半醉半觉之间悟道生命 半枯关荣之间悟道轮回 未曾入世的少年,此刻已经看见了人生、世俗,就如他修行佛法的五境,已经看见了自己有距、有境。 之间想不明白的一些问题,一些无法向先生请教的问题,在这一刻在他心里豁然开朗,一些问题他已经不需要再去向先生请教了。 这一刹。他的心里是宁静的。 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刻在石壁上的经文,嘴里在轻轻地念诵,少年的手指在认真地感受着经文的一横一竖,也在感受着自己当初在石壁刻写经文时的心情。 谁说功夫只有诗之外,如果没有汗滴石壁的功夫,哪来满心欢喜的诗句。 手里的真气运转,一道泛着白雾的真气在石壁上漫延,片刻之间,包裹着整片石壁的冰块,轰然一声从石壁上掉在了李夜的脚下。
页面连接:http://www.kangfu1998.com/read_0_bninw/wpnideub.html

读零零小说网 123读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爱书网笔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